儿童眼睛弱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可能是ldquo儿童
TUhjnbcbe - 2021/8/4 19:46:00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5.html

“儿童抑郁症”的先兆

不及时解决后患无穷

撰写这篇稿件的起因,是我得知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孩子的“儿童抑郁症”有所缓解了,她的妈妈发了一条感恩的朋友圈,我的内心无比的喜悦但也有一丝丝的难过。

我带她的时候,正值她小升初阶段,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小升初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再加上她本身的学区也不差,但家长还是觉得她需要再努力一点,去冲一冲更好的初中。况且还有很多课外辅导班,大肆的去渲染小升初的重要性,以及孩子要提早适应初中的压力生活。一来二去小升初也成为了,孩子们看似至关重要的节点。我认识她那会儿,钢琴考级压力和升学压力,已经让她出现了很多异样的症状了——黑眼圈很重、比较内向、很容易默默掉眼泪……因为是一对一教学,所以每次孩子开小差,我都会把她及时拉回来,作为老师,希望她每一分钟都能被利用好。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她喜欢上大课,因为大课发呆,不会被老师发现,她觉得外出上课,是种出逃。我也从那时意识到,对她的教学需要换种方法。

●●●壹不能忽视“儿童抑郁症”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一项权威的调查显示,13岁以下的儿童抑郁症总体患病率为2.8%,13-18岁为5.6%,13-18岁的女性患病略微高于男性,女性的比率(5.9%)男性(4.6%)。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因为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能够自主地寻求帮助,他们必须依靠父母和老师。据研究显示,在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中,有将近60%的孩子并未接受任何治疗。原因则是家长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问题,即使是发现了,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仔细想想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灰暗”阶段,我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打击型教育,以至于中考发挥失常,我把自己的所有奖状证书都撕毁,并且开始了长达3天的绝食运动,以至于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自己那时是有了轻身念头,还是仅仅想惩罚一下自己。回归正常是因为我姑姑,当家里所有人都认为绝食是“不懂事”行为责怪我时,只有,我姑姑站出来指责的是我父母。她跟我做了一次长达4个多小时的谈话,我至始至终一言不发,可我真的都听进去了,姑姑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她故意制造了个“台阶”。一次谈话,根治心理,这本就不切合实际,高中失眠,拿圆规划伤自己也时常发生,那时,我父母以为我是高考压力大,停了我的一切补习。90后的我,深深地能体会到现在孩子的不容易,我从三年级一路补习,大学前,我几乎没有参加过一场亲戚的婚礼,包括我的亲姐姐的婚礼,那时我正读初二。

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医师刘华清看在眼里。“十几年前,我们科室一天差不多看10个孩子,现在我个人的门诊一天就有三四十个号,还有额外的加号,其中被焦虑和抑郁困扰的孩子大约占60%~70%。这不光是我的感受,全国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都能感到这种变化趋势。”

●●●贰寻求病根

是什么样的背景造就的呢?

其一:现在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对孩子的要求也会随之递增。学习竞争压力大,不单在文化课方面,兴趣班也有好差班之分。孩子要跟别的孩子比,还要跟父母那会儿上学比。

其二,信息爆炸时代,让孩子们接受到了一些和他们岁数不匹配的信息,造成早熟,遇到问题容易想的复杂化。

其三,媒体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时也没有考虑到孩子们正处于人格未完整时期,有些行为发生也很正常。

●●●叁对症下药

那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寻根下药,与孩子良好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动向,从他的生活中寻求他性格转变的原因。为何事而郁郁寡欢?

其次,不要给孩子定过高的要求,要有短期目标,适量而行。虽说有目标才有动力,需要等到孩子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人格时,才能给他们建议。家长总在有形和无形中定长远目标,孩子们会感到压力,这种压力是对自己的质疑,同时,也想努力的去完成。

再次,不要语言暴力,或是反讽型教育。孩子在遇到重大考试考级时,家长不要慌乱,家长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

最后,在家长已经帮不到孩子化解心中“枷锁”时,要及时就医,正视它不过是生病了,如同一场小感冒,不必急慌失措。

抑郁并不是心灵脆弱,

更不是矫情,

它是需要得到重视与安慰的疾病。

适当的给孩子一个拥抱,

一句安慰,

或许一切都不太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可能是ldquo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