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秃头、猝死、过劳这些词是在形容成年人才有,却不知,这些悲剧性词汇已经开始落到我们的孩子身上!
上海一对夫妻为让孩子进一所知名幼儿园,报了5个暑假培优班,孩子3岁便开始大面积脱发,成最小斑秃患者。
浙江宁波一名9岁的男孩,在教室里听写单词时,突然眼前一片黑暗,被诊断为癔症性弱视,因其平常成绩不太好,加上期末考试将近,压力太大导致失明。
……这类新闻层出不穷,社会竞争的惨烈,爸妈“育儿焦虑”的逐年上涨,现在的孩子,压力一点都不比成年人少!
1你支持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
近日综艺节目《姐妹们的茶话会》讨论的一个问题“你支持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冲上热搜。
香港女星胡杏儿觉得教育不能太极端,要根据孩子兴趣来,在有兴趣的基础上适当施压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THE9-赵小棠结合自己的经历,也赞同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来选择教育方式。
但现实就像颜如晶说的,大家都在比分数高低,没有人比谁更快乐。
压力教育
●父母给孩子压力,孩子能更早发现自己的潜能。
●大家都在比分数高低,没有人比谁更快乐,比起知识教育,培养抗压能力更重要。
快乐教育
●类似日本的压力教育让孩子太压抑,应该多释放一点,更轻松一点。
●特别希望孩子的生活中能有自己的空间,能发展他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象力。
2让孩子接受快乐教育,你敢吗?
我们的孩子,正被度全方位压力包围着,各种各样的儿童心理问题频出。
前不久,一篇《北大精神科医生: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刷爆朋友圈,唤起了大家“想拯救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应该选择快乐教育?”的想法,家长们在犹豫。
然而,新的教育问题又来了,快乐教育又成了家长心中的“骗局”、“教育谎言”,“毒鸡汤”。
一时间,“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快乐吧”,“后悔快乐教育,当初应该逼孩子一把”,这种句式满屏都是。
知名音乐人刘欢也曾在采访中坦言后悔对女儿奉行“快乐教育”,没从小迫使女儿学音乐,浪费了孩子的音乐天赋。
大多数家长对快乐教育是又爱又怕,我们希望孩子快乐成长,无忧无虑,可又怕他落后于人。如果快乐童年的代价是失败的成年,那太残忍了!
很多家长觉得,想要快乐教育,但不太可能实施,现实太残酷了!
网友参与话题讨论
#你支持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
中国小孩子压力挺大的,一般家庭不太可能实施快乐教育。
家里有矿你怎么教育都行,家里没矿就好好读书吧,你不努力真心很难!
谁都想快乐一点,但现实很残酷,都在往前跑,你不跑就落后!
3快乐教育和压力教育非单选题!
看到这里,又有家长会问:“不选择快乐教育,难道真要让孩子继续活在高压中?”
真正快乐教育并非我们表面上理解的那样,就是孩子玩着学,甚至是不想学可以不学,不必有压力,家长不论原因支持孩子决定。
那些不管不约束孩子的行为,父母不作为的教育方式,不配被称为快乐教育!
且不论选择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如何选择,正如《姐妹们的茶话会》中胡杏儿和赵小棠所持观点,“教育不能太极端,要看孩子的性格兴趣,在有兴趣的基础上适当施压,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这一观点也获得广大网友的赞成:认同赵小棠说的,要看孩子的性格兴趣,因材施教,才能快乐长远!
不管什么教育到要适量,两种教育不冲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我家就是两种教育相结合吧,没有那么大压力,但也不是单纯的快乐教育。
不支持完全快乐教育,年轻时太快乐学的少,以后会没那么快乐。也不支持完全压力教育,都是压力没有喘口气的机会,那人活着太累了,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人应该能感受的到美好,也应该学会吃苦耐劳!
在教育上,我们要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家长放手给孩子做选择,也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此可以开启“放养”模式。
并不是每个孩子的自制力都很强,能坚持到底不放弃,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鼓励和鞭策。在某些时刻,父母需要“逼”孩子一把!
快乐教育和压力教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真正聪明的父母选择两者合二为一,在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施压,以兴趣做敲门砖,以努力做垫脚石。
让孩子快乐成长,又能学有所成,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成功之道!
#你支持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