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睛弱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妈妈,我想玩游戏,三位妈妈的做法,对
TUhjnbcbe - 2025/2/17 19:53:00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电子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会毁了孩子的眼睛、影响孩子的心智、耽误孩子的学业、让孩子的性格变坏等等,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提出要“玩游戏”的愿望之后,就会被很多家长直接否决。不过,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1.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

小鸾已经上小学了,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小鸾都对游戏十分感兴趣,因为自己的很多同学以及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或多或少的谈论一些游戏的话题,不过因为小鸾的妈妈从来不让小鸾玩游戏,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小鸾就会感觉很孤单。随即,小鸾就产生了想要玩游戏的念头,想融入话题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鸾感觉游戏很好玩的样子,所以充满了好奇心。不过,小鸾妈妈始终还是没有网小鸾玩游戏。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鸾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了,在这期间,小鸾原本良好的成绩出现了下滑现象,小鸾的妈妈就十分的疑惑,直到有一天,小鸾妈妈意外的发现小鸾在偷偷的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这才“明白”小鸾成绩下降的原因,认为是游戏害了小鸾,于是不但训斥了小鸾,还对手机的管控更严厉,并且制定了很多惩罚制度。而小鸾在以后的日子里,非但没有打消玩游戏的念头,反而更甚,性格也变得很“不听话”,逐渐和妈妈顶嘴越来越多,曾经还多次“偷”爱妈妈的手机玩。而这一切,真的像小鸾妈妈所想,是玩游戏导致的吗?并非如此,小鸾的情况,正是因为“不让玩游戏”而导致的。

①可能会被孤立

孩子在童年时期都是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性的,所以对于游戏是比较喜欢的,因为游戏的变化多端,能够让孩子产生愉悦感,继而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如果其中的某个孩子从不玩游戏,那么将会与时代脱节,当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变得没有话题,从而无形中被孤立。

②对游戏的欲望更强烈

孩子在希望做某件事,却被完全制止的时候,是很不甘心的,因为孩子的求知欲十分的强烈,粗暴的制止只会加深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想玩游戏的欲望更加的强烈,到最后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思维、行为等方面。

③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屡屡升起的欲望,一直被家长粗暴的扑灭之后,就逐渐的会对家长产生一些“怀疑感”,家长的威严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以及依赖也会减少,继而会产生更多的不同意见,甚至到最后会演变成“家长所说的,都是不对”这种情况。

④引发负面行为

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小鸾一样,当孩子的欲望极其强烈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做一些不对的行为,像是“偷拿”行为。孩子本身并不是有恶意的,只不过孩子本身的自制力有限,无法束缚自身膨胀的欲望,继而产生这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⑤报复性反弹

如果孩子有一天,获得了玩游戏的机会,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报复性反弹行为。就像有些孩子,在小初的时候由于是走读,家里管理很严格,所以玩不了游戏,但是一到高中住校之后,就会出现疯狂玩游戏的现象,因为再也没有人限制自己玩游戏了,心中的欲望得到了非正常的释放,将会对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成绩下降。

2.让孩子随意玩游戏

小风的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小风的妈妈也经常满足小风的很多愿望,而当小风对妈妈提出要玩游戏的时候,小风的妈妈感觉这并不是一件不能做的事情,毕竟现在已经到了网络社会,像是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都是小风以后必须解除的,从游戏开始接触也比较好,于是,就放任小风玩游戏了。

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小风的妈妈就发现,小风的视力下降了,并且注意力似乎也没有以前集中了,做事情经常走神,甚至还冷不丁的冒出一两句“粗语”,小风的妈妈很是吃惊,自家经济条件不错,家教涵养一直都很好,为何小风会变成这样?其实,小风之所以变成这样,和无节制的玩游戏有很大的关联。

①有损孩子的视力发展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屏幕的光线都是比较强烈的,我们可以看做一个“灯泡”,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经常盯着一个灯泡看,眼睛肯定会受损啊,而孩子的眼睛还处于发育不完全的时期,受到的危害将会更大,形成近视、弱视等情况,且很难恢复。

②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般会长时间的保持同一种姿势,这就会对孩子身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多方面造成不良的条件,导致孩子的身体发育出现问题。另外,现在的手机、平板之类的,大多都是触摸屏,而孩子长期用手指对屏幕进行摩擦,将会造成一些关节、皮肤等问题。

③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孩子将自己的时间大多用于玩游戏,那么就会缺少和父母的沟通、缺少和朋友的交流等等,这就让孩子的性格逐渐的产生变化,变得比较自我且内向,比较孤僻,不合群,不懂和人交际,甚至可能产生抑郁等情况。

④沉迷虚拟世界

玩游戏多了,很多孩子就会将游戏作为一种“安慰剂”,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习惯在游戏中“找平衡”,或者进行发泄等等,缺乏面对现实的胆量,常常回避现实。另外,还会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将游戏看得过重,失去了游戏只是娱乐的本质,让游戏变成了自己的生活。

⑤受到错误引导

现在有很多游戏都有点“少儿不宜”,还有些游戏因为审核不严,出现了很多“冒牌成语”,亦或是歪曲历史事件、人物等行为,导致孩子在玩游戏之后,对一些问题产生了错误的看法,却浑然不知,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向歧途。

3.给孩子选择游戏并制定游戏时间

小婷也想玩游戏,再告诉妈妈自己的愿望之后,小婷妈妈并没有立即的同意小婷的意见,而是先和小婷“约法三章”,规定了小婷玩游戏的时间长短和时间段,并且表示,小婷玩什么游戏一定要让妈妈知道,妈妈决定什么游戏可以玩,什么不能玩,小婷妈妈甚至有时候,还会参与进小婷的游戏之中,和小婷一起玩游戏。另外,小婷妈妈还制定了一个奖惩制度,如果小婷平时的功课、家务等表现比较好的话,还可以适当增加游戏时间。

之后,小婷这个孩子和小鸾、小风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小婷玩游戏之后,不但没有对自己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还让小婷的学习成绩更好、性格更开朗、更聪明了,那么,为何会如此呢?

①有助孩子的大脑开发

很多游戏,像是益智类游戏,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具有正面的影响,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等等,而一些音乐类游戏,能够增进孩子的听觉能力,让孩子的乐感得到提升,并且还能够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等等。所以,游戏并不全是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很多游戏都会让孩子发展的更好。

②降低孩子的精神压力

当孩子产生一些精神压力的时候,玩游戏其实也是一种较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现在有些孩子学业较重,心事重重,如果得不到排解,就可能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但是,在游戏中,孩子能够将很多的负面情绪释放,从而获得一个好心情,之后在学习方面,将会更加的有效率。

③拓展孩子的思维想象

游戏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画面美感,游戏的画面设计是经过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对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且不同的游戏因为玩法的不同,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新意,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开拓,更有益于孩子的想象力发展。

④让孩子懂得团队的意义

很多时候,游戏都是需要进行面对面或是网络互动的,很多游戏任务是需要多人合作的,而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逐渐的体会到了团队的意义,学会团队合作,这对于孩子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个孩子相同的要求,三位妈妈不同的做法,所得到的结果也是大不相同的。在对待游戏这方面,其实我们不必要完全禁止,要张弛有度,给予孩子一定的玩游戏权利,甚至有时候还可以一起玩,既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时刻注意孩子玩游戏的内容,为孩子做好筛选,保证孩子能够触及的游戏都是健康的,从而让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妈妈,我想玩游戏,三位妈妈的做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