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学校,随处可见戴眼镜的学生,二三年级近视人群也越来越多,许多第一次发现近视的孩子就是在八九岁,发现近视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
本文主要从近视后选择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选择合适框架眼镜和角膜塑形镜控制方案方面进行分享。
01发现近视怎么办?近视一定要佩戴镜眼镜吗?
一下所说基础都是在进行精确度数检查以后所进行的分析:
1、儿童青少年近视,6岁以下儿童,近视在度以内,可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矫正,可能不需要。6岁以上儿童,近视度数达到50度以上,就需要考虑进行矫正,特别是视力低于0.6儿童。
2、儿童青少年矫正近视,需要长期每天坚持进行矫正,控制近视进展。
误区:
戴眼镜后近视度数长得更快:近视儿童,无论戴不戴眼镜,近视度数都会增加较快,戴眼镜以后增加相关不戴或者偶尔佩戴更慢。
戴眼镜眼睛变形:近视后近视度数太高,眼轴过长才会导致眼睛变形,低度数近视不会导致眼睛变形。老一辈觉得戴眼镜不好,但不戴眼镜更不好!
3、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案:
普通框架眼镜(单光眼镜)、功能性控制镜片(离焦镜片如成长乐、新乐学、星趣控、抗疲劳等)、角膜塑形镜(OK镜)、周边离焦软镜、RGP、低浓度阿托品等。
发现近视通过到专业眼科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度数,如果确实近视度数影响大,必须进行矫正,矫正以后才能逐渐控制近视发展。,科学对待近视问题。
02近视怎么办?怎么选择合适的方法控制?
首先,近视是无法治愈的,只能进行控制,近视度数越低,相对控制效果更好,从小开始进行干预。
1、框架眼镜适合人群:
普通眼镜:普通单光镜片适合所有人群:通用的,对于斜视、弱视、加棱镜患者通用适用。对儿童主要为单光镜片,防蓝光、变色片、太阳镜等适合特殊人群,除非某些眼部疾病情况下考虑,儿童一般都是适用普通镜片。
功能性眼镜:离焦设计框架眼镜:如成长乐、新乐学、星趣控等:主要适合近视人群,对于斜视、弱视儿童控制近视方面有待更多的数据支持。
2、角膜塑形镜:
适合近视人群,主要是夜间佩戴,晚上睡觉戴,早晨去床后摘下眼镜,白天不用戴镜。
主要针对8岁以上近视人群,同时角膜形态相对比较规则,散光度数不宜过高(一般2.50D以内散光),患者卫生条件依从性比较好,家长能接受戴角膜塑形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遵医嘱定期复查。
3、周边离焦软镜:适合无法佩戴、不适合角膜塑形镜,或者觉得角膜塑形镜护理复杂,没有时间护理的人群,或者年龄低于8岁但有近视的儿童。
对于近视儿童,近视年龄在8岁以下,主要以框架眼镜矫正控制近视为主,可考虑使用离焦设计框架眼镜,如果配合比较好,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试戴周边离焦软镜控制近视。
对于近视年龄8岁以上儿童,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进行近视控制,也可考虑功能性框架眼镜控制近视。如果不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就只能考虑框架眼镜或者离焦软镜,但需要评估戴离焦软镜是否适合。
4、低浓度阿托品:在戴镜矫正基础上,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控制近视,必须在使用框架眼镜或OK镜等矫正后使用,或者处于低度数近视如25度近视边缘。但对人群调节功能有要求,同时没有明显斜视。
对于适合戴角膜塑形镜的儿童:经济条件允许同时卫生状况合格情况下,可以考虑,但如果卫生条件不符合,容易出现角膜点染等,还是只能佩戴框架眼镜。
总的来说,如果是初次近视儿童,可以考虑先佩戴框架眼镜,3个月复查,如果度数变化较大,可更换为角膜塑形镜或者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使用周边离焦软镜进行控制,方案需要逐步变更,长期坚持检测眼轴及屈光度变化以及调节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