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眼就是眼睛中间的瞳孔天生或人为的都朝中间靠拢,看起来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所以称为斗鸡眼,也叫做对眼。正常人的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
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医学上将眼球注视物体时向内侧斜视,称为内斜,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斗鸡眼”。
宝宝斗鸡眼怎么办
大多数时候,宝宝对眼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有极少数的宝宝,是真的斗鸡眼。
出生几周的孩子眼球的转动是单侧性不协调,眼球可能出现偏视。另外,有的孩子出生时鼻梁低平,眼距较宽,在鼻侧眼睛的内眦有一块内眦赘皮,遮盖鼻侧的球结膜(俗称白眼球),使得人看起来黑眼球好像向中间移动了,就以为孩子是斗鸡眼。
随着孩子的发育,鼻梁增高,内眦赘皮也会逐渐消失,到5~6个月时双眼注视功能才发育健全,6~7个月时眼球的转动才是双侧性和共济协调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眼球偏斜,就应该怀疑斜视的可能,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宝妈宝爸们要注意了
如果将儿童玩具或者亮的东西放在距离宝宝近的地方,或者让宝宝常常保持一个体位,有可能造成孩子斗鸡眼。所以,父母日常照料宝宝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婴儿在2个月后,视力增强,能注意周围的人和物,这个时候如婴儿睡摇篮,不可在摇篮近空中摆设玩具、物件。
2、如果摆设玩具、物件,最好在1.5米以外,间隔距离,多摆几件,使婴儿能转动眼珠,轮看玩具或物件。
3、婴儿睡摇篮时间不能太长,要间隔时间抱起婴儿转转,使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使其产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4、婴儿睡姿一定要正确,切不可长时间地向一边睡。如果宝宝有偏睡习惯,可借助于定型枕。
斗鸡眼必须早期治疗,否则容易发生弱视,会影响孩子立体视觉。斗鸡眼的孩子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所以看东西没有立体感,不能分辨东西的远近。例如在做针线活时,线穿不进针眼;灌墨水时,笔插不进墨水瓶;拿细小的东西老是够不着等等,影响今后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