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眼健康知识宣传的普及,"弱视"一词已为许多人所"耳熟","弱视"的危害也已为许多人所"熟知"。
同时,由于一些机构和"专家"对弱视问题有意或无意的曲解,过度的宣传,使得许多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闻"弱视"而色变,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一听说孩子弱视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惊慌失措之中,许多家长就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因此,小编为大家揭示"弱视"的真相。
什么是弱视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专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人眼想象成一架照相机,这架照相机的主要功能就是使外界景象在底片上清晰成像,然后能冲印出清晰的照片。
人眼的功能与之相仿,也是使外界景象在底片——就是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然后经由视神经传输入大脑视觉中枢,使我们能清晰感受到这个世界。
但是,对于相机来说有了清晰的底片一般都能冲印出清晰的照片,而视网膜却不一样,即使有了清晰的成像却不一定能被视觉中枢"清晰地感知",这种不能清晰感知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疾病就即被诊断为"弱视"。
弱视有什么特点
1、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
2、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
3、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
4、弱视造成立体视觉等高级视功能缺失。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尽早发现孩子有没有弱视
弱视的孩子一般有视力不好的表现:
1.遮盖一眼无反应,遮盖另一眼不满,甚至哭闹;
2.视物眯眼、皱眉、歪头;
3.对强烈的光线没有眨眼反射;
4.看电视、看书距离喜欢凑得很近、姿势不正确;
5.写字串行
6.眼球不停地摆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是单眼弱视,这通常很难发现,需要通过查视力验光才能发现,这部分孩子通常发现眼睛有弱视的时候年龄都已经比较大了,通常会错过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
为什么说弱视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弱视是视觉系统在发育时期形成的问题,所以治疗需要赶在发育期没有结束前进行,即我们说的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的视力发育有一个过程:即0-3岁属关键期,0-12岁属敏感期,6-8岁属双眼视觉发育成熟期。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弱视的发生和治疗都应该在同一时期进行,那就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视力的可塑性是最佳的,同样治疗的效果也最好。
如果错过了视力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不能放弃治疗,只要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内,弱视治疗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甚至也有个别案例,成人通过治疗视力得到了提高。
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多数是远视性屈光不正,一般都必须验光配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