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呢?下面给具体的帮助和一些指导。
一、家长要耐心,你要先放平心态。在教育的方面,你焦虑可以,但是你最好不要把这种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放平心态,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都是有成长的阶段的,静候花开。很多小男孩子,尤其是低年级段的从6岁到9岁之间的家长来找我说:“老师,怎么办啊?我的孩子真是没办法了,实在是没办法?,注意力太不集中了,绝对是多动症,医院去给他看了,是不是没救了啊?”这个阶段的孩子首先本身他就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客观发展的一个事实,小男孩子本身受到激素的影响,他就是会多动一些,你要让他释放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一定要让他的体能充分地去释放。一个教育专家讲的一个内容:如果你要给孩子做早教,我只推荐一种类型的早教,那就是体能类的,其他所有类型的都不及体能类的重要,但是反而我们的家长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轻视了他体能的培养。体能太重要了,孩子所有的感觉统合的能力都要靠体觉、都要靠体能的锻炼这样来让它发展出来的,如果说在适应性的阶段当中,你忽视了孩子体能的发展,之后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现,所以说最好首先第一我们尊重孩子任何年龄段适应性发展的事实,客观的规律,你要知道这个年龄段就是要多动一些的,静候花开,不要那么焦虑。第二你要去相应地在提前就尽量地规避掉这些问题,让孩子的感觉统合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给孩子积极的期待,要不断地去强化他良好的行为。在积极地期待,这是在教育当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的,但是遗憾的是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我们不重视这种教育策略的运用,或者久而久之我们已经被带孩子这件事搞得筋疲力尽了,已经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搞一些积极暗示法啊,还有我们分享到的这些真的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了,其实你要知道真正地当你使用上这些方法的之后,你会发现教育孩子那是事半功倍的。举个简单例子:有两个孩子她们要去参加*训,出发之前,一个孩子的妈妈一边给孩子二十块钱,一边问:“二十块钱够不够?”女儿马上就说:“不够,妈妈你再给我十块钱吧。”这个妈妈特别不高兴,抱怨说:“你这个孩子,花起钱来从来都不知道心疼。”这个时候,又一边把十块钱又塞到孩子手里面;而另外一位妈妈本来没有打算给孩子零花钱的,但是看到这一幕,她知道教育的机会来了,于是她给孩子五张一块钱的纸币,然后对女儿说:“等你*训回来,妈妈看看你还能剩下几块钱?”结果,第一个女孩不仅花光了三十块钱,而且还从第二个女孩手里借走了五块钱?为什么两个孩子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呢?不是完全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两个妈妈在给钱的时候你给了孩子不同的期待结果。对任何问题都是这样,作为家长给孩子积极的期待不断地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他才有可能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就拿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情来说,如果说孩子在出现开小差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忽视他,而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去鼓励他,强化他专心致志良好的行为,我相信孩子会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当然,很多时候不是鼓励一下就可以了的,我们要紧接着提出合理的预期:“喔,原来你连2分钟都坐不住,可是老师说你今天专注力的时间有3分钟呢,妈妈相信你明天一定会超过5分钟的。”我们相信孩子愿意去照做的,你一定要去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一直在节目当中不断地去强化这句话,不要做担心的妈妈,不要做一点点小事就“炸毛”的妈妈,我们要作“相信有相信力量的妈妈”!不要任何事情都担忧,都焦虑,而是相信当我们去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个相信一定会给你一个奇迹的。
三、给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孩子6岁了,现在再送到机构去做专注力的训练是不是太晚了?”为什么我会一直强调所谓育儿皆为育已呢,其实最好的早教,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家庭当中去完成的。你所谓的早教是什么呢?有很多小朋友一岁多,两岁多送到早教机构,早教给到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说给你做了一个示范,让我们在家里面要如何跟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和早期的开发。就是这样,不是说真正的在早教的每次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孩子就能学到多少,能去给到他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交环境,能练习多少体能,重要的是老师给家长去做了一个示范,你在家里面要怎么样长期地跟孩子去进行这样的活动。所以不要把责任,不要把所有的工作都觉得报个班,交给老师、交给机构就能完成了,你自己都不愿意上心,你觉得凭什么老师比你对你家孩子会上心呢(这说的是一些早教机构里面)?当然,早教机构现在很多它的课程体系都已经非常地完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家长在上早教的时候你一定要特别用心去学老师是怎么跟孩子互动的,比如小肌肉是怎么训练的,音乐开发是怎么开发的,是怎么做的,用到的是什么音乐……这些都是要去留心的,所以解决刚刚的问题说6岁的孩子现在再送到一些机构去做感统训练来不来得及,当然是来得及的,任何时候去做感统训练都来得及,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感统训练还是在家里面,接下来我分享一些感统训练的一些方案,在家里面可以完成的。训练方式有很多,可以送到专门的机构,当然更多的时间我希望家长要配合孩子来完成。比如说:
1、有计划地去参加体育活动。跳绳、拍篮球、打乒乓球、打网毛球,这样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以上,体能训练每天要坚持的,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机体的灵活性,直到他四肢是可以协调、灵活为止,不要觉得说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还顺拐,很好玩的一件事,不是的,说明我们孩子的体能,他本身的协调性是有问题的,还有孩子的平衡力要去锻炼他的前庭觉、本体觉全部都要去练的。
2、多做手工。昨天有个家长在群里问我说:“涵艺,我的孩子现在眼睛散光-度,到小学的时候能不能摘掉眼镜?”我回复:首先你不要强求说一定到小学之后摘掉眼镜,因为我从小本身是有视力的问题的,有弱视、有散光、有远视,是综合在一起的,所以我知道视力不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痛苦,看不清很难受的,所以不要说到了小学后为了他好看,强求摘掉他的眼镜,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更痛苦,而且这样的孩子从小要不断地去扩瞳,扩瞳完了后感觉很难受的,整个世界都是模糊一片的,那个感觉是特别之焦虑的,我小的时候一个月要换一副眼镜,每一周都要去复查视力,很痛苦,现在视力能恢复到这个阶段,一直戴眼镜,我已经觉得很幸福了。所以说任何的一个阶段,我们不要说理想化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给孩子去做规划,最主要的是你要去了解一下这个阶段,比如孩子要堵住一个眼睛,对他有没有创伤,同学有没有去嘲笑他?你是怎么样去帮助他做疗愈的,怎么样去陪伴他走过这个路程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到小学为了让你好看,眼镜咱们摘掉,还是要专从医生给的建议。所以刚为什么会说到这一点呢,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如果说想要他视力好,从小也要多做一些动手的训练,比如说夹豆,为什么我从小夹豆,就是因为我视力不好,要把不同颜色的豆分别放在不同的缸里面去,还有比如夹玻璃珠、折纸、穿扣子、系鞋带……这样的方式都是又可以训练他的视觉又可以训练他的手部的小肌肉,精细运动,锻炼手指的灵活,让孩子的感觉器官充分地调动起来。
3、拼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去增加拼图的难度。
4、下棋。如五子棋、跳棋、象棋……现在孩子在学棋类的培训班里有一个比训练(就是学这个棋比那个棋好),好像说最弱的就是跳棋,其实并不一定,跳棋有不同的颜色,反而会训练到孩子视觉的辨别,视觉的集中,所以有的时候不是说别人学什么,咱们就跟着去学什么,有的时候最传统的这种练习方式还真不差。
5、走迷宫。在家里可以进行的,不用专门找走迷宫的场地。在网上搜各种的短视频,会教你怎么在家里建迷宫,有的时候直接让他跳房子这样的方式也一样的。
6、增加一些专门的训练,比如说走平衡。这个走平衡不用你专门给他找一个平衡木,你就拿彩色的胶带,在家里的地板上贴一个窄窄的,比他的脚要窄一点的直线或者是曲线,一个路线就可以了,让孩子沿着这个线去走,就相当于是一个平衡木了,不能走出格,走出格就算是输了,让他两只手打开来,走在这个直线或者是曲线上面,一样的是练平衡的。
7、通过专业的科学训练给他提供一些看、听、问、摸这样的机会,使孩子的大脑有更多的感觉输入,他有了这样的感觉输入了之后再去统合这些感觉做出相应的适应性的反应,让大脑的功能得到完善,从而以动制动。对此家长是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的,不要说训练两周就觉得OK了,你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一定是会有改变的,没有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四、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制定明确又合理的学习目标。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他只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注意力不集中。玩平板、看电视、打游戏那可相当集中,叫都叫不走,所以家长就说:“你看,我的孩子是有专注能力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是有专注能力的,但是要区分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像刚刚说的这引起完全被声光吸引的就是被动的专注,我们要去训练的是孩子主动专注的能力,就是对待一件事他可能不那么有兴趣,不那么有决心,但是他能够因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因为知道在这个规则范围之内我必须要去做的这件事而有主动专注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要说到的孩子对于学习他一定是要引起他的兴趣的,所以激发孩子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个也是一种克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粗心的一个根本的方法。孩子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自然而然注意力就集中了,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了。比如说一个上课注意力很差的孩子,玩电脑、打游戏十分地专心,甚至不吃饭,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选择一些让他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先从这个来入手,或者用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他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想办法让他对这个事是能够有一个长久的热忱的。昨天也说了儿童心理学当中分享到给我们的,当孩子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他的专注的时间是会长一些的,所以要对他的内容目标、时间目标、程度目标都要先明确,比如上课、写作业、读书、做其他的一些课外班,我们都要先明确内容你要完成的是什么、时间我给你多少时间,程度你要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都要先明确。比如写作业这件事,“妈妈给你十分钟的时间去完成今天的语文作业,要求你的字迹要工整,不能写出格”,好,这个内容目标、时间目标和程度目标都有了,事先明确给他,那孩子就知道:喔,我要怎么样去做了。但还是要遵从不同年龄段孩子他本身的专注的时长,像低年级1-3年级,一般专注的时间是10-15分钟,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制定计划,比如在第一个10分钟完成什么样的内容,中间休息2分钟;第二个10分钟完成什么样的内容,中间休息2分钟;如果说你中间不休息,持续地去专注15分钟了,那下一次休息的时间更长,一次叠加给他一些奖励的机制,注意:每10分钟一定要让孩子离开一下课桌,除非说他自己主动提出来:“我不想休息,我觉得我还能坚持。”而且你发现他坚持下去之后,完成的程度还是比较好的,没有字迹潦草或者是敷衍了事,那我们可以让他去叠加,之后给他更长的休息时间。任何时候去开始跟孩子在家庭当中进行这些有益的训练都不晚,孩子哪怕到了小学高年级到了初中了,他一定还是非常愿意跟家长去进行亲子活动的,主要还是要讲究方法。
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学习任务。低年级的孩子他本身的注意力时间就比较短,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给他布置比较少的或者时间段可以切分开的这样的学习任务。
六、参加专业的训练。如果孩子确实有多动的情况、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你觉得比较严重了,老师也反映说在其他孩子身上没有见到这种程度有这么高的,那我们就医院里面去做一个专业的评估,如果是有感统失调症,就要去治疗。医院,它有一些关于孩子多动、专注的一个评估,看完之后,让医生给出相对应的一个训练方案。如果是感统失调症的话,一般孩子都没有那么严重,都没有说能把他往病症上去靠的,都是因为我们太过着急和焦虑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责任撇出去,你一定是要在家里陪伴孩子一起来练习的。
七、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客厅看过电视?有没有在隔壁房间拿着手机看短视频声音很大?爸爸有没有在沙发打游戏有声音?这些都不行,因为会分散掉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你在那儿玩,我在这儿写啊?”家长:“我挣钱了你挣钱了吗?”这样的话一扯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尽量地还是从源头上不要给孩子太多分散注意力的声音。另外,在学校里老师们也尽量地给孩子们去营造一个适合听讲,适合学习的环境。比如教室里的装饰东西点到为止,不需要太多太多。如果我们还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有不集中的情况,比如可以给他换一个写作业的地方,如果之前是在餐桌上写,人来人往,走来走去的肯定不合适,找一个专门的比较僻静的,光线又好的地方去让孩子写作业。
八、我们要去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要一味地